清代所谓“道”、“道员”是什么样的官制?
发布时间:2021-09-01 07:02 作者:资讯 点击: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回答者:雷晓凡,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,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。
我们翻看以清代为时间背景的文艺作品时,常常会听到“某某道员”、“某某道台”这样的官职称呼。乍一接触,我们都会感到陌生,因为我们熟悉的清代地方官职大多是总督、巡抚等,从未听说过“道员”“道台”。下面我们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“道”与“道员”的来历。
哈尔滨道台府
道员,简称道,是明清时期的地方政府官职之一。民间也称之为道尹、道台。雅称为观察、观察使。该官职通常省与府之间-道官署的主官,另外,也有如盐运道员的专任官职,布政使副手也是道员。
“道”的设置有上千年的历史。道,用现在的话说,就是地方监察事务的分区称呼。唐玄宗时期将全国分为十“道”,后又分为十五道,与汉代的州相仿,是隶属于中央的监察区,唐代道的变革与设置十分繁复。北宋王朝建立后,沿袭唐制,分全国为十三道,不久改道为路,配属了相应的官员。所以有宋一代有所谓“路、府、州、县”的地方行政划分。
唐代道划分图
道员这一官职起源于明代。明太祖朱元璋创建大明王朝后,在地方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。在省一级的地方设置布政司、按察司等。因为明代地方行政区划受到元代影响,辖区较大且事务繁杂,布政司下设左右参政、参议,他们分理各道赋税财政,称为“分守道”。按察司的副使、佥事分理各道刑狱司法,称为“分巡道”。这是“道”和“道员”最早的来历。
满清政府定鼎以来,在许多方面承袭了明代的官职设置却略有改革:地方行政机构分为省、道、府、县四级,其中道设道员,是处于省藩、臬二司与府、厅中间一级的地方长官,各省并无编制定额,随事务进行添设。清代恢复了道的设置,其范围较小,属于省的管辖范畴。乾隆时期以来,一般为正四品之官,但可另加头衔提升品秩,如台湾兵备道,例加按察使衔,为三品。晚清西方列强入侵中国,强租租界,强开商埠,有了所谓“海关道”的职务,但一般由地方上掌兵权的官僚兼任。
扬州吴道台宅第
辛亥革命后,道员改称“观察使”,北洋政府改称道尹。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,废除“道”的编制,各省改设行政督察区。
参考资料:
李国祁:《明清两代地方行政制度中道的功能及其演变》
梁元生:《清末的天津道与津海关道》
朱东安:《关于清代的道和道员》
个人简介:雷晓凡,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方向硕士研究生,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长,季我努学社自媒体主编,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员。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“抗日老战士口述史资料抢救整理”采访与资料整理工作。目前研究方向为民国政治史、抗战金融史。
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季我努学社头条号(搜索季我努学社)及季我努学社微信公号(名称季我努学社,搜索jiwonu)季我努学社系国内著名的历史学民间学术社团,已出版中国近现代史料及研究作品逾3000万字,代表作为《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国抗战影像全集》(全30卷)、《日本远东战争罪行丛书》(第一辑5卷,第二辑已出1卷)。其创办的季我努沙龙系国内最著名的公共历史讲座。
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各村基础设施、环境村貌不一样,很难用一个方案来推进,也很难拿一个标尺来衡量。要因地制宜,抓好“三个关键”。
第一个关键是要抓好规划,不能打“乱仗”。在县(市、区)级层面要完善城乡统筹全域规划,明确村庄定位;村级规划要立足实际,适当超前,注重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,留住乡愁记忆,让村庄“建设有规划、管理有依据”。
第二个关键就是抓好资金统筹,防止“无米下锅”。在确保财政分级投入到位的基础上,可以设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奖补资金,对工作成效突出单位实行以奖代补;也可以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、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,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,破解资金难题。
第三个关键就是抓好宣传引导,防止“你干我看”,要调动群众自觉参与环境整治、推进移风易俗、改进生活方式的积极性。

猜你喜欢

昭通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 常德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科


准备去苏州玩两天,有什么推荐的地方和美食吗?,苏州姑苏区有什么好玩的地


张掖的大盘鸡好吃在哪里?,大盘鸡的家常做法简简单好吃、大盘鸡为什么叫大


为什么说甘肃自古人杰地灵,甘肃出过哪些名人?


让你规划10天的高铁旅游路线,你会怎么计划?


事业单位临聘人员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?


去额济纳胡杨林旅游,让你最接受不了的是什么?


新疆自驾游旅行,路线如规划合适?


如何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?


懂手机的人去实体店买手机是什么体验?
